类鼻疽

类鼻疽

概述:类鼻疽(melioidosis)是由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所致的地方性传染病,流行于东南亚和澳大利亚北部等热带地区。人主要是通过接触含有致病菌的水和土壤,经破损的皮肤而受感染。本病临床表现复杂,有急性败血症者常伴多处化脓性损害,慢性者类似空洞型肺结核表现。病情一般较为严重,如不及时治疗,病死率甚高。

流行病学

流行病学:类鼻疽的流行,大多发生在北纬20°至南纬20°之间的热带地区,继后的研究工作进一步证明了从美洲的巴西、秘鲁、加勒比地区、非洲中部及马达加斯加岛到亚洲的南亚、东南亚和澳洲北部均为类鼻疽疫区。近来报道澳大利亚西南部和伊朗等地也有本病暴发流行。本病一般散发,无明显季节性。我国类鼻疽疫源地主要分布于海南、广东、广西南部的边缘热带和南亚热带地区,已超出北纬20°范围。
    1.传染源  本病的传染源以往认为与野生动物有关,特别是鼠类曾被认为是主要带菌者和病原体在外环境中的播散者,但迄今尚无足够的证据。羊、马、猪、猴和啮齿类动物都可能感染本病,但它们与人一样,都是偶然的宿主,虽然均能排菌,但在地方性流行区,维持本病流行的连续性作用不大。已有报道,进口动物能将本病引入新的疫区,造成暴发流行,因而动物在扩大本病疫区范围的作用,亦不能忽视。患者作为本病的传染源意义较少。近年来大量的调查证明,本病的感染来源主要是流行区的水和土壤,类鼻疽杆菌在流行区的水或土壤中是一种常居菌,可以在外界环境中生长,不需要任何动物作为它的贮存宿主。水土的性状可能与类鼻疽杆菌生存更密切,据报告,在马来西亚采集的5621份水样,阳性率为7.6%,其中稻田水最高(14.6%~33%),可能与水中有机质的含量有关。土壤也以稻田泥土为最高。Thomas调查发现地表下25~45cm的黏土层适合本菌生存,沙土层未分离出细菌。
    2.传播途径  可能有5条途径:①直接接触含有致病菌的水或土壤,经破损的皮肤而受感染,这是本病传播的主要途径。②吸入含有致病菌的尘土或气溶胶,经呼吸道感染。③食用被污染的食物,经消化道感染。④被吸血昆虫(蚤、蚊等)叮咬而造成感染。动物实验证明,类鼻疽杆菌能在印度客蚤和埃及伊蚊的消化道内繁殖,并保持传染性达50天之久。⑤人与人间传播,已有报道可通过家庭密切接触、性接触等途径。
    3.人群易感性  人群对类鼻疽杆菌普遍易感。流行区的患者主要与接触含有本菌的水和土壤有关,所以长期在稻田中作业的农民感染率最高。人群隐性感染率在流行区约7%~10%。

病因

病因:本病病原体为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(Burkholderia pseudomallei)。本菌于1912年首先被Whitmori和Krishnaswami在仰光确定。因其形态与培养特性类似鼻疽杆菌,血清学上又有明显交叉,当时将其命名为类鼻疽杆菌(Pseudomonas psedomallei),1921年又将其改名为惠特莫尔杆菌(Whitmore’s baciilus),于1957年易属,改名为类鼻疽假单胞菌。1993年国际上根据其新发现的生物学特性,将其定名为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。因国内广泛使用类鼻疽杆菌,所以本节仍用此简称。类鼻疽杆菌为短而直的中等大革兰阴性球杆菌,长1~2μm,宽0.5~0.8μm,多单在,偶成对或丛集,不形成荚膜及芽孢。一端有三根以上鞭毛,故运动活泼。普通染色常见两极浓染,用感染脏器样品制备的压印片染色时,可见菌体周围有不着色的白圈,即所谓伪荚膜。本菌为需氧菌,能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,加入甘油可促进生长。在4%甘油营养琼脂上培养24h,形成正圆形,中央微隆起,呈光滑型菌落,48~72h后变为粗糙型,表面出现蜂窝状皱褶,并呈同心圆状,培养物有强烈的霉臭味。本菌生化反应特性活泼,能分解葡萄糖、乳糖、麦芽糖、甘露醇、左旋核糖及蔗糖等,产酸不产气,但不分解左旋木糖。其与鼻疽伯克霍尔德菌的鉴别见表1。
    本菌含有两种主要抗原,一为特异性耐热多糖抗原,另一为与鼻疽杆菌相同的不耐热蛋白质共同抗原;其次还有鞭毛抗原。根据其不耐热抗原的有无,又可分为两个血清型:Ⅰ型菌具有耐热和不耐热两种抗原,主要分布于亚洲地区;Ⅱ型菌只有耐热抗原,主要分布于澳大利亚和非洲地区。类鼻疽杆菌在外界环境中的抵抗力较强,在粪便中存活27天,尿液中17天,腐败尸体中8天,在水和土壤中可存活1年以上。在自来水中也可存活28~44天,据国内广州观察该菌在约含40%水的土壤中经726天仍存活。加热56℃,10min可将其杀死,各种消毒剂常用浓度迅速杀灭本菌,但苯酚和甲酚皂溶液的杀菌效果不理想。一般选用5%的氯胺T(chloramines-T)作为常规的消毒剂。

发病机制

发病机制:类鼻疽杆菌具有几种毒力:一为不耐热的外毒素,包括坏死性毒素与致死性毒素;二为耐热的内毒素及几种组织溶解酶,这些毒力在发病中的真正作用尚不明。据Clara人工感染九只猴子试验,接种量为1.3×102~3.7×103个细菌,仅两只猴子发病死亡。因而可见,并非每个受染者均能发展为败血型类鼻疽。现已查明约70%发展为败血型者,病前多有糖尿病、肾病、结核病、吸毒或酗酒者,这些消耗性疾病也能使亚临床型感染者转为败血型。提示免疫功能缺陷(包括艾滋病)是败血型类鼻疽发生的基础。急性败血型类鼻疽的致病菌可以扩散至全身各器官,尤以肺、肝、脾和淋巴结最严重。肺部损害通常由于血行播散所致,有时亦可由于肺部吸入含致病菌的气溶胶而直接感染。病变主要为多发性小脓肿形成,脓肿内有坏死组织、中性粒细胞和大量致病菌,有时小脓肿融合成空洞可造成肺出血。慢性类鼻疽以肺部及淋巴结病变最突出,病灶呈现由中性粒细胞组成的中心坏死及周围肉芽肿混合而成,并可见巨细胞。病灶内致病菌稀少。

临床表现

临床表现:本病可呈急性、亚急性或慢性经过。
    1.急性型  骤然起病,全身症状严重,有高热、肺炎、重症胃肠炎等表现,可在2~4天内死亡。
    2.亚急性型  多数病人属此型,病程可达数周。原发损害在皮肤则出现脓疱或脓肿,伴淋巴结炎、淋巴管炎,严重者出现坏血症或全身多脏器脓肿;吸入感染则以肺部症状为主。绝大多数患者有发热及全身性感染表现。
    3.慢性型  以肺部感染症状及内脏转移性小脓肿为多见,常伴有发热及衰竭或严重的荨麻疹表现。

并发症

并发症:亚急性型  常见有肺脓肿、脓胸及肺部炎症,其次为心包积液、骨髓炎、脾脓肿、肝脓肿、前列腺炎及皮下或软组织脓肿等。

实验室检查

实验室检查:
    1.血象  大多有贫血。急性期白细胞总数增加,以中性粒细胞增加为主。
    2.病原学检查  取患者的血液、痰、脑脊液、尿、粪便、局部病灶及脓性渗出物作细菌培养或动物接种,以分离类鼻疽杆菌。未污染的临床标本可直接接种于营养琼脂或营养肉汤,37℃培养24~48h,可获纯培养阳性结果。血培养在未使用抗菌药物者,血与培养基的比例为1∶4;若已应用抗菌药物者其比例为1∶10。已污染的标本需改用选择培养基,常用麦康凯培养基的基础上按每10ml加入多黏菌素2mg。对培养所获疑似菌苔用生理盐水稀释成5000个/ml细菌左右,取0.5m1菌液注射人幼龄雄性地鼠(或体重200~250g豚鼠)腹腔,动物死亡后剖视,如见到睾丸红肿、化脓、溃烂,阴囊穿刺有白色于酪样渗出液,即为Straus反应阳性,必要时对渗出液或脓汁再作细菌培养分离,进一步证实。
    3.血清学检查  对本病的诊断有较大价值。常用有以下四种方法。
    (1)间接血凝试验:国内外均以效价1∶40以上为诊断的临界值。但由于疫区本底较高,血凝抗体出现较晚等缺点,因而临床实用性较差,只能作为流行病学调查应用。近来将类鼻疽杆菌的外毒素连接于细胞,测其外毒素抗体作为现症感染的标志,提高此试验的临床价值。
    (2)补体结合试验:要求效价在1∶8以上才有诊断意义。虽然补结抗体出现较早,并可保持2年以上,其敏感性优于血凝试验,但特异性较差,交叉反应较高,实用价值不大。
    (3)酶联免疫试验:Dharakul在包被抗原方面作了改进,使用DNA片段分子量为30×103、19×103,作抗原和抗抗原IgG和IgM等单克隆方面的提纯,其诊断有效率为85%以下,误诊率和漏诊率均在15%。国内陈光远等对此又作了改进,采用2000bp特异抗原作间接ELISA包被抗原的研究,结果其诊断有效率提高到98%,漏诊率为3.9%,误诊率仅为1%。并认为以前后2次抗体呈4倍以上升高者为现症感染,下降者为既往感染。
    (4)PCR技术:采用22bp寡核苷酸引物扩增出178bp的DNA产物。可以检测到1ml全血中含10个菌的水平。其他尚有琼脂免疫扩散试验和荧光抗体技术检查等方法,目前较少应用。

其他辅助检查

其他辅助检查:胸部X线或CT检查可示肺炎、肺化脓症(空洞)、化脓性胸膜炎等征象。

诊断

诊断:本病的分布有较严格的地区性,患者大多有接触受染史,对于任何不能解释的化脓性疾病(特别是空洞性肺部疾患)或发热性疾病,都应考虑有类鼻疽的可能。病原学检查及血清学反应对本病有确诊意义。

鉴别诊断

鉴别诊断:本病在急性期应与伤寒疟疾、葡萄球菌败血症葡萄球菌肺炎相鉴别。在亚急性型或慢性型应与结核病相鉴别。

治疗

治疗:隔离病人,患者应给予全身支持疗法。磺胺类及广谱抗生素有明显效果,治疗时间应在1个月以上。中医治疗宜清热解毒,消肿排脓,方用消毒饮加减。脓肿应切开引流。

预后

预后:未作治疗的急性败血型类鼻疽,其病死率在90%以上,随着近来诊断技术和抗菌药物的不断改进,病死率已下降到30%左右。亚急性型或慢性型类鼻疽病死率较低,治疗后可下降至10%或更低。

预防

预防:尚无特效的预防方法。主要防止污染类鼻疽杆菌的水和土壤经皮肤、黏膜感染。在可疑染菌的尘土条件下工作,应戴好防护口罩。患者及病畜的排泄物和脓性渗出物应彻底消毒。接触患者及病畜时应注意个人防护,接触后应作皮肤消毒。疫源地应进行终末消毒,并须采取杀虫和灭鼠措施。对可疑受染者应进行医学观察2周。从疫源地进口的动物应予以严格疫。变态反应检查可适用于马属动物检疫重要措施,即采用粗制类鼻疽菌素经亲和层析法提纯制品,给动物点眼后分泌脓性眼眵者,判为阳性反应。

轻触这里
关闭目录

目录

Copyrights 2005-2022 导医网 版权所有